海南自贸港建设投资基金发展及运作实践

发表于:2023-11-17 21:30:19浏览:707次

来源:今日海南

文 | 刘芸

 

近年来,围绕自贸港建设定位和需要,海南自贸港金融政策和制度设计不断完善,取得积极进展。为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增强海南自贸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发挥财政资金杠杆引导作用,海南省财政安排100亿元,独家设立海南省财金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财金集团),财金集团作为唯一出资人,设立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投资基金(下称自贸港基金)。自贸港基金设立以来,努力放大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和乘数效应,促进财政金融联动、优化国有金融资本布局,深化服务海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自贸港建设。本文就自贸港基金成立以来的发展及运作实践情况进行探讨。

自贸港基金成立的背景和意义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指出,由海南统筹中央资金和自有财力,设立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投资基金,按政府引导、市场化方式运作。随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进一步明确,海南省设立政府引导、市场化方式运作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投资基金。在此背景下,自贸港基金应运而生。2022年2月18日,财金集团、自贸港基金在海口举行了揭牌暨签约仪式,当天共64家省内外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参加了签约活动。海南省财政厅与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财金集团、自贸港基金分别与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PPP基金等中央金融机构及重要产业资本机构签署子基金出资协议和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海南省财政金融融合和金融创新。

自贸港基金既要引导社会资本、实现放大效应,又要投准项目、促进地方产业发展,对于海南而言,这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要面对产业综合基础薄弱、优质存量项目不足的客观现实,另一方面要抓住自贸港建设的历史机遇。在此特殊背景下,自贸港基金不仅要做投资,还要因地制宜,进一步提升产业规划布局和产业融合能力,从投资前端入手,优化投资环境,创造投资机会。自贸港基金要让更多的实体项目跟随资本进驻海南,紧紧围绕“三个服务于”,即:服务于海南自贸港建设,围绕建设“三区一中心”的战略定位,分阶段、分步骤实施各项金融改革开放与创新举措,推动海南成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标杆;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围绕海南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点产业政策取向,聚焦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3+1”现代产业体系的金融服务需求,强化金融支持和改革创新,提升重点产业的竞争力;服务于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多项高水平改革开放政策在海南自贸港先行先试,实现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财金集团与自贸港基金通过创新合作体制机制,以“母子基金”等方式,不断扩大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并将组建规模超过1000亿元的母子基金群,推动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

自贸港基金的发展及运作实践

2022年,自贸港基金在积极对接省内外合作资源、孵化子基金群的同时,通过直接投资和子基金投资两种方式大幅投资海南项目,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为海南产业升级赋能。

一是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出发点,助力自贸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体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自贸港基金始终把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在深入了解产业集聚的深层逻辑、海南当前发展现状和自贸港战略定位的基础上,大力推动海南产业发展的“突围”和转型升级,为封关后自贸港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目前,自贸港基金的主要运作模式是锚定“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战略框架,围绕海南自贸港“3+1”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规划,同省内重点产业园区、国内外产业集团(或龙头)、专业投资机构密切联动,通过母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服务重点产业、重点园区和重大项目建设,初步构建“一园区一基金”“一产业一基金”的“母-子”基金发展格局。同时,自贸港基金也积极“走出去”和“引进来”,推动与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国家种业基金等“国家队”和英飞尼迪、先农投资等优秀机构合作,重点支持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海口综保区、崖州湾科技城等重点园区和南繁种业、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业、新能源等重点产业发展。在项目直投方面,自贸港基金聚焦海南“3+1”现代产业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基金在产业发展方面的基石作用,针对海南重点产业发展,牵头省内国企共同支持豪华游艇制造商法拉帝在港上市,助力引入头部游艇制造商在海南设厂,支持海南游艇产业发展,绘就海南游艇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蓝图。作为基石投资人助力中国中免集团成功赴港上市,带动中国中免投资海南免税城、免税物流等项目,推动我省旅游零售产业服务品质和市场形象双提升。在助企纾困解难、提振企业市场发展信心方面,自贸港基金积极支持企业共渡难关。针对省内部分企业受疫情影响严重、经营困难的现状,主动承担国有企业社会责任,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助企纾困要求,第一时间对外发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基金助企纾困股权投资工作方案》及实施细则,按照市场化原则支持省内重点产业、重点园区发展及重大项目建设,支持省内生产经营受疫情影响严重、愿意以企业股权进行融资的企业。

二是以强化基金运作为切入点,带动社会资本服务于自贸港招商引资。自贸港基金以尊重市场规则和产业发展规律为前提,以强化基金运作为切入点,带动社会资本服务于自贸港招商引资,以资本撬动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落地并以资本布局产业集群,从而“以点带面”形成产业培育合力。一方面,推动整合政府存量基金凝聚发展合力。自贸港基金以改变省内政府投资基金“散小”、多头管理等为目标,以自贸港基金为平台,推进3只省本级存量政府投资基金整合优化,努力实现自贸港基金统一政策、统一管理、统一考核。通过统筹管理、归集分散资金、聚集投资重心等方式,增强政府资金政策效果,提升政府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高基金市场化和专业化运作水平。另一方面,积极设立创新基金,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为进一步优化海南自贸港创新创业营商环境,筹备设立10亿元规模的海南自贸港创新投资基金,通过“母-子”基金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服务于种子期、初创期企业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引进、培育和发展,以帮助企业走好“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之路,助力优化自贸港创新创业营商环境。

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自贸港基金的品牌效应、社会影响力初步显现。2022年,省内外主流媒体对财金集团、自贸港基金正面报道20多次,较好地宣传了公司品牌形象。2022年8月,自贸港基金从众多政府引导基金中脱颖而出,荣获融资中国“2021-2022年度中国最佳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殊荣。2022年,自贸港基金完成直投项目2个,投资金额4.81亿元;遴选公示拟投子基金14只,基金合计总规模105.62亿元,可撬动社会资本74亿元支持自贸港高质量发展;已设立落地子基金5只,形成36亿元投资资金池,撬动社会资本25.2亿元,基金创业元年即在资本市场交出了靓丽的答卷。

自贸港基金的发展前景展望

在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下,一年来,财金集团和自贸港基金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成绩。财金集团作为省委、省政府确定的财政金融政策联动的投资运营公司,肩负服务全省经济战略意图的崇高使命,只有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才能不断夯实服务支持自贸港建设的专业实力和资信保障。

一要协同多方力量,围绕打造投资环境和创造投资机会展开专项研究。海南产业基础薄弱,不仅要学习借鉴产业体系成熟省市的思维,顺势而为,还要因地制宜、“无中生有”,准确捕捉市场主体的需求,围绕帮助市场主体落地生根,将产业、资本、土地、人才、制度创新等各种要素进行整合,形成系统的、有操作性的方法论,助力自贸港产业发展。

二要推动产业布局研究,实现基金科学运作。要联合市场主体、重点园区、地方政府进行基金集群谋划,通过子基金产品设计,有序引领资本,促成定位精准、基金成群、产业成链、项目成片的良性互促机制,推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政策扶持、制度创新等,实现各产业要素的有机整合,助力自贸港制度集成创新和主导产业提速再发展。

三要坚持跨境协同打造产业协同平台。推动战略合作国际化,广泛寻求同国家主权财富基金、全球知名创投机构、金融资本集团和跨国公司等建立战略合作,不断推动构建自贸港基金境外“朋友圈”;在基金募资国际化方面,要抢抓新一轮外国投资热潮机遇,通过参与设立QFLP子基金,引导境外资本借助海南自贸港服务于国内实体经济;在投资布局国际化方面,要参与境外投资和收购,通过基金投资搭建境内外产业要素交流协同平台。

四要探索提升基金全过程服务能力。要同国内国际头部基金公司、财务顾问,以及我省相关业务厅局、市县、重点园区等共同打造“自贸港基金投资项目储备库”。引入更多具备深厚产业资源的资本,带动产业链发展,充分运用CVC(企业风险投资)策略,提升自贸港基金的运作质量。持续拓展“财务顾问”业务板块,在助企纾困、重大项目融资、中小企业融资等方面发挥撮合作用,联合多种金融机构探索投贷联动、投保联动、投债联动等创新服务机制。

未来,自贸港基金仍需坚持以政府产业基金运作为核心,探索产业引导基金赋能的新模式。财金集团将继续围绕自贸港发展需要,以股权投资管理为抓手、以金融服务创新为引擎,逐步打造集政府投资基金管理、金融股权投资和金融创新服务于一体的海南省国有金融资本投资管理平台,助力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